首页 > 资讯详细内容
资讯详细内容 / VIEWINFO

暑假和孩子一起玩5种有趣的生活科学

  发布时间:2015-07-04

暑期,存些和孩子玩的小技能真的非常必要,五个有关鸡蛋的有趣活动,想开启亲子间的科学话题?其实可以轻松又简单!


生活科学1:猜一猜

如何区分"生鸡蛋"与"水煮蛋"?

若今天的早餐,刚好是还没剥壳的水煮蛋,就让家人猜一猜:在不打破蛋的情况下,如何区分生鸡蛋与水煮蛋?孩子提出的想法或许千奇百怪,而家长可以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后,再把这两颗蛋"立起来,转一转",答案,就出来了。


生鸡蛋里的蛋白、蛋黄是流质,当转动生蛋时,蛋壳转动的力道,并不能完整带动内部的液态物质一起转动,因此会阻碍整颗蛋的旋转速度,生蛋很快就会停下来。水煮蛋里面的蛋黄与蛋白已凝固,蛋壳与内部物质已成为一个整体,所以转动时,整颗鸡蛋受力平均,就会转动得相当顺畅。

这个"生鸡蛋转一会儿就停止,熟鸡蛋却能转比较久"的小游戏,其实也是初中孩子学习"牛顿第一定律:惯性定律"时,很好的生活印证。

生活科学2:试一试

如何让生鸡蛋"立正、站好"?

只有在端午节正午的艳阳下,生鸡蛋才可以站起来?事实上,要让鸡蛋立起来,时间不是重点,替鸡蛋找个摩擦力较大的"站立吉地",才是关键。


譬如在风大的户外,就不容易成功;在光滑的玻璃、金属或塑料片上,鸡蛋也不容易竖起来;但若在一般的水泥地、石子地或柏油路面,只要耐心的等待蛋黄下沉,让鸡蛋的"重心"慢慢落至下盘部位,成功几率就会高出许多。

在孩子努力让蛋站起来的过程中,请记得也为他们的专注、毅力与耐心拍拍手!


生活科学3:想一想

母鸡孵蛋,为什么不会把蛋坐破?

在图画书或动画卡通里,有时会出现"母鸡坐在鸡蛋上"的孵蛋画面。看到这样的画面,孩子或许会心生疑问:"蛋这么小,母鸡这么大,为什么鸡蛋却坐不破呢?"


这时,你可以把一枚生鸡蛋握在手掌心,与家人来一场"手掌使劲向鸡蛋施力"的擂台大赛。你会发现:看似脆弱的鸡蛋,竟然出乎意料的"坚硬",个中秘密,就出在鸡蛋"圆弧形的外壳"上。

当力量施于圆弧形或拱形的表面时,这个力道会因弧度影响,而把力横向"推"到侧面去,让原本受力点的力变小,而使得鸡蛋得以拥有巨大的承受力。

蛋弧度较大的两端,也比蛋弧度较圆缓的侧面来得坚硬。如在厨房中,若我们把甲蛋弧度较尖的一端,击向乙蛋的侧面,通常是乙蛋破裂的机会较大;

观察小鸡破壳而出的过程中,碎裂处通常是出现在侧面而非两端,原因也是如此。所以,即使是把蛋敲碎、厨房里习以为常的过程,也是讨论力学的好材料。


生活科学4:玩一玩

请蛋入瓶,如何再把蛋拿出来?

除了温度计之外,还有哪些方法,可以让孩子明白"热胀冷缩"?拿一枚蛋黄居中的熟鸡蛋(建议将蛋直立,放在电饭锅内蒸熟),以及市售的果汁玻璃瓶,把蛋放在刚好能卡住且不致滑落的玻璃瓶口处,就能让孩子亲眼目睹空气因冷热不同所产生的神奇魔力。

准备一瓶热水和一瓶冷水,用烤肉夹将玻璃瓶浸入热水三十秒后,将水倒干。再将熟蛋放置在直立玻璃瓶的瓶口,将玻璃瓶放置冷水中,此时因冷水使玻璃瓶中的热空气冷却,瓶内空气体积缩小使得压力缩小,而瓶外大气压力大于瓶内压力时,鸡蛋就会"噗通"一声被压到瓶子里去了。

进入瓶中的鸡蛋,要怎样才能再拿出来呢?我们可以用烤肉夹夹住瓶口,将玻璃瓶倒立,然后再用热水小心浇在玻璃瓶上。当瓶内空气接触到热水时,会使空气膨胀,当瓶内空气膨胀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力时,就能把蛋挤出玻璃瓶外了。


生活科学5:比一比

当蛋"吃醋"时,会发生什么事?

准备两个小罐子,一个罐子放入生鸡蛋与醋,另一个罐子放入生鸡蛋与水。可以先让孩子细细观察,比较蛋在两个罐子中的浮沉情形。

蛋放在水里会下沉,而放在醋里面的生鸡蛋,由于蛋表面有细小突起,因此碳酸钙碰上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,会附着在鸡蛋表面形成气泡。当气泡与醋的浮力大于鸡蛋时,蛋就会浮到水面上,露出水面的部分,气泡会消失;当浮力不足后,鸡蛋又会下沉。等到鸡蛋表面的气泡足够时,就会再次上浮。此时若在醋中再加入一些盐,可以增加液体的比重,鸡蛋就更容易浮起来了。


约莫两三天后,把这两颗蛋拿出来,让孩子摸一摸,让蛋在桌面上轻轻弹跳,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?

蛋壳的主要成分,是"碳酸钙";而醋则是一种醋酸,会溶解碳酸钙。比较这两颗蛋,会发现泡在水里的蛋硬度不变,但放在醋里面的蛋,"脸皮"则会变薄,壳变软,上面还会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质。若用牙刷轻轻把这些白色物质去除,甚至还可以看到蛋膜。

醋里面不仅可以放蛋,还可以同时尝试放入粉笔、贝壳,让孩子细细观察。由于粉笔、贝壳的成分也是碳酸钙,成分类似石灰岩洞的软岩石,所以醋可以溶解粉笔,就像雨水里的酸可以溶解石灰岩,在大自然中形成石灰岩洞一样。